加強黨性修養 堅持廉潔從政:廉政黨課講稿
《加強黨性修養 堅持廉潔從政:廉政黨課講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加強黨性修養 堅持廉潔從政:廉政黨課講稿(15頁珍藏版)》請在讀根文庫上搜索。
1、加強黨性修養 堅持廉潔從政:廉政黨課講稿同志們:按照相關要求,今天我為大家講一節廉政黨課。我所講的主題是“加強黨性修養,堅持廉潔從政”。主要講四風方面的內容:一、正確認識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要充分意識到中央反腐力度持續增強、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制度籠子越扎越緊、黨的紀律嚴于國法的決心不會變。(一)我黨反腐的相關歷史背景1.當今社會,腐敗常常成為一些國家政權更替、制度變遷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為“政治之癌”。凡致力于政局穩定、民族強盛、社會發展的國家和政府,均把消除這一“度瘤”、將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程
2、度視為追求的目標。2.1998年政治風波后,黨的威信、黨的形象,乃至黨的執政都受到比較嚴峻的挑戰時,鄧小平就曾反復向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要扎扎實實做幾件事情,體現出我們是真正反腐敗,不是假的”,“要做幾件讓群眾滿意的事情,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更大膽地改革開放,另一個是抓緊懲治腐敗?!?.1990年3月,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制定一部黨內監督條例。4.2004年2月17日和18日,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相繼頒布實施。監督條例明確指出,黨內監督的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以2004年為標志
3、,我國的反腐敗斗爭在戰略上出現了“三個轉向”,即:由被動防御為主轉向主動進攻為主;由全力反腐為主轉向制度反腐為主;由事后監督為主轉向事前監督為主。5.2007年5月,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正式印發,加大了對涉及權錢交易的違紀違法行為懲處力度。6.2010年1月,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正式發布實施。廉政準則在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等8個方面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52個“不準”,規范了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行為,并充實完善了響應的實施與監督制度,是一部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行為的基礎性法規。7.2015年10月,中央印
4、發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修訂后的條例發生了較大幅度的變化,把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中的紀律和要求,整合為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去除與國家法律重復的內容,實現紀法分開;把政治紀律細化、具體化,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要求轉化為紀律規范,體現作風建設最新成果,使黨的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和全體黨員的行為底線。8.2015年條例印發后,黨中央先后制定、修訂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重要黨內法規,黨的十九大將黨的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在修改黨章時充實完善了紀律建設相關內容。9.2018年3月
5、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以下簡稱監察法)。監察法除了對監察工作總則、職責、范圍和管轄、權限、程序、法律責任等規定外,還明確了國家監察委員會在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中的督導地位,特別是對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作了新的規定和調整。10.2018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開始施行。黨的十八大以來,要根據新形勢把黨的紀律建設的理論、實踐和制度創新成果,新修訂的條例就是以黨規黨紀形式固化下來。(二)腐敗現象剖析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但也要看到,腐敗因子還在滋生并未絕跡,甚至有個別領導干部“甘于被圍獵”!其中一個重要原
6、因就是他們的思想意識這個內在因素出了問題。如果領導干部的初心和公仆意識趨于淡薄,個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傾向逐漸占領了他們的思想高地,意志不斷受到蠶食、心理防線不斷放松直至完全失守,就會形成以下7種極易導致腐敗的錯誤心理,值得警惕!1.享樂心理:在當下商業環境活躍開放的時代,“收入消費”成為被商業環境塑造出來的個體生活方式。有充分的能力投身于消費活動,被標榜為“自我成就”“自我實現”乃至“個人地位與身份”的象征。某些領導干部為了填補一己私欲,用公款開豪車、住別墅,生活奢靡。近年來在對貪腐案件的查處中,一些落馬官員腐敗行為的次數極少是只有一次的,往往是屢犯多次,這表明貪圖享樂的欲望像是無底洞,欲壑難填
7、的心理傾向會誘發一次比一次更為嚴重的腐敗行為。2.異化心理:經濟學上用“尋租”來解釋對稀缺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導致非生產性利益的產生。領導干部手中握有的公權力也是“稀缺資源”,它會吸引各方資本熱切追逐,以謀求公權力為自身資本的增殖提供便利。在這一過程中,有些領導干部卻產生了自我膨脹心理,這種心理與權力的異化有關。一些領導干部身居高位、掌握權力的時間久了,就把資本對公權力的追逐當成了對個人的追捧,違背了公權力的本質,使權力發生異化。在這種異化心理的作用下,他們把“權由民所賦”拋在腦后,罔顧公仆意識,不以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態對待和使用權力,這實際上是一種對待權力的錯位心理。3.失衡心理:有些領導干
8、部在位時本來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但當與他人的對比中可能會產生失衡心理,認為自己身居高位,得到的物質財富卻比身處機關之外的人少,由此滋生出一種被“剝奪”的感受,這在社會心理學上被稱為“相對剝奪感”。出現相對剝奪感的官員沒有把為人民謀福利、為社會作貢獻看作人民公仆的榮譽和職責,反而因此產生埋怨、不滿的心理。4.投機心理:在反腐高壓態勢下,一些官員明知貪腐的嚴重后果卻仍然頂風作案,很大程度都歸因于其潛意識中的投機僥幸心理。投機僥幸心理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對腐敗成本的算計。腐敗的成本涉及到兩方面因素,一是腐敗的檢舉揭發風險,二是腐敗的道德損失風險。當腐敗分子自認為能將這兩方面成本降到最低時,腐敗就極有可能
9、發生。某些領導干部的投機僥幸心理占了上風,認為腐敗的檢舉難度大,揭發力度小,就一再縱容自己的腐敗行為。5.服從心理:在體系嚴密的科層制中,擁有權威的上級往往可以對下級官員形成較大的心理壓力,上級的作風和作為對下級官員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某些地方出現的情節惡劣的“塌方式腐敗”就是服從心理的良好詮釋。甚至,在一些政治生態相對較差的地方或單位,下級官員易于產生一種群體趨同心態,他們將腐敗行為的產生視為行政系統的常態,或是融入群體的必要手段,從而忘卻了法律的威嚴和黨紀黨規的嚴肅,形成一種“上行下效”的趨同腐敗態勢。6.責任擴散心理:“責任擴散”是指當發生某些大規模群體事件時,其他人的在場會分擔每個個體
10、的責任,使個體產生“罪不在己”的責任不明確心理。簡而言之就是“法不責眾”。某些領導干部在周圍有腐敗行為發生時,更易發生腐敗,他們認為不只是自己一人腐敗,當東窗事發之時,法律無法將每一個干部都量刑定罪,這些領導干部就通過這種心理暗示來為自己的腐敗行為開脫。7.放松心理:出現這種心理的根源在于對黨紀法規缺乏明確的認知,不清楚自己的行為邊界。有些領導干部在一開始還能做到規規矩矩、謹言慎行,但遇到偶然機會收受小恩小惠卻未被揭發時,便認為這些小節不屬于貪污腐敗的范圍,或者認為這些“零碎錢”是自己應得的辛苦費,從而放松警惕。時間越長,“零碎錢”越斂越多,這些領導干部的心理接受能力就越大,心理防線反之越來越
11、往后潰退,久之便不知不覺深陷于腐敗的泥淖之中??傊?,“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备刹咳后w廉潔從政要恪守“一念之誠”,即保持當初入黨的初心,不以追求個人名利作為從政的內在驅動力。同時要保持“一念之純”,即在成長為黨政干部后,時刻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對黨和人民事業的認真負責態度與純正感情。惟其如此,才能從心理上筑起反腐的第一道高墻,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的滋生。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要算好“五筆賬”對我們每個人自身來說,管好自己、身正影直,不貪不腐,是一件切實可行,且受益終身的事。下面,我給各位同志算算,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到底是受益還是吃虧這筆“賬”。算好政治賬,不要自毀
12、前程。一個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各項工作業績和榮譽的取得,雖離不開個人的不懈努力,但都是組織精心培養的結果。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誤入歧途,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葬送自己的政治生涯,多年辛勤努力瞬間灰飛煙滅、化為泡影,也給黨和政府的威信帶來嚴重損害。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注重加強政治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守“四個自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自身的清正廉潔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在政治舞臺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算好經濟賬,不要貪斂“不義”。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陀^地講,國家給予
- 配套說明: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加強黨性修養 堅持廉潔從政:廉政黨課講稿 加強 黨性修養 堅持 廉潔 從政 廉政 黨課 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