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專題黨課輔導:新發展階段究竟“新”在何處
《2022專題黨課輔導:新發展階段究竟“新”在何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專題黨課輔導:新發展階段究竟“新”在何處(12頁珍藏版)》請在讀根文庫上搜索。
1、 2022專題黨課輔導:新發展階段究竟“新”在何處根據計劃安排,今天圍繞“新發展階段究竟新在何處”這個主題與大家一起交流。一、“新”在發展起點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階段,也是新時代的一個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依據鄧小平的設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少要經歷上百年時間,到21世紀中葉結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边@是對社會主義初
2、級階段演進特征的深刻揭示。新發展階段從屬于初級階段,也是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最后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毙聲r代是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來說的,空間范圍大,時間起點是黨的十八大召開,時間下限尚未明確。新發展階段則聚焦發展,主要是就發展來說的,時間起點是“十四五”時期開局,時間下限是本世紀中葉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新時代與新發展階段起點不同,終點也不一樣,新發展階段是新時代的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主要是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是經濟社會發展自然演化的結果,不是主觀臆斷的產物。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
3、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19792018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9.4,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左右,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2020年,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仍保持了2.3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份額上升到17,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我國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位,并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國和來源國。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中等收入群體人口已超過4億;通過
4、加強社會治理,已形成良好社會秩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皟纱笃孥E”的創造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新發展階段帶來了量的積累和質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攻堅戰的形式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集中社會各方面力量,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到2020年底,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絕對貧困歷史性消除。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我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
5、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蓋伊賴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采訪時表示,40多年來,中國成功讓數億人擺脫貧困,“全世界都認為這是絕無僅有的成就”。在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方面,“很明顯,大部分進展都歸功于中國(脫貧)的成功”。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新發展階段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礎。發展道路關系發展成敗,經過40多年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日漸清晰。這條道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黨的全
6、面領導,實現了經濟建設與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平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的內在統一,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現代化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也是人類文明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關鍵在于道路選擇的正確性。對于新發展階段而言,盡管仍需“摸著石頭過河”,但“摸”的重點已經發生變化,“過河”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為新發展階段指明了方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制度支撐,經歷新中國成立以來制度的建構、完善和發展,形成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體制度構成的中國特色社
7、會主義制度體系。經歷疫情防控的中外比較,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以人民為中心、公有制為主體等制度優勢日益明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得到全黨全社會的認可,為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制度支撐。比如,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根本領導制度,這一制度能確保發展方向的穩定性、發展戰略與方針政策的連貫性,有利于協調、凝聚各方面力量,確保將人民利益的實現放在首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定型為新發展階段提供了制度保障。新發展階段是基于“兩大奇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發展階段,這一發展起點較之改革開放之初已有根本不同,較之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已有
8、顯著變化,是更高起點之上的發展。二、新”在發展任務新發展階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的發展階段,其主要任務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實現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F代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發展必經的過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民族獨立的實現,為現代化創造了前提。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隨即將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提上議事日程。1954年9月,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的經濟原來是很落后的;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
9、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后和貧窮,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边@里聚焦現代化的四個方面,既是基于現代化規律的選擇,也反映了當時的國情。隨著對現代化規律認識的加深和世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文化的現代化開始納入現代化的范疇。1960年3月,毛澤東在同尼泊爾首相談話時提出,要安下心來,“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庇纱?,科學文化的現代化成為我國現代化的重要領域。1964年12月,周恩來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
10、世界先進水平”。這里凸顯了科學技術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地位,并將世界先進水平作為我國現代化的參照坐標,提升了現代化目標定位的層次和水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時,仍然聚焦國家現代化。黨的十三大報告將“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確立為發展目標,較之四個現代化的設計,增加了政治現代化的向度,拓展了現代化的內涵。此后,黨的十七大報告增加社會現代化的向度,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美麗”納入現代化強國的要素,對現代化內涵的認識得到深化和拓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分兩個階段進行了具體部署: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
11、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涵蓋這兩個階段,從“十四五”時期開始到本世紀中葉,都屬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階段。新發展階段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階段,也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階段。新發展階段面臨的另一任務是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依據習近平總書記的看法,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是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時代;從改革開放之后到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是中華民族富起來的時代
12、;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中華民族迎來了走向強起來的時代。從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新發展階段面臨的任務之一,就是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在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基礎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發展階段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發展的程度和水平直接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新發展階段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蔽覈扔惺澜缦冗M甚至國際領先的生產力,也有大量傳統
- 配套說明: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2 專題 黨課 輔導 新發展 階段 究竟 何處
